首页

女王信息大全女主招奴

时间:2025-05-29 13:36:24 作者:教育部: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35万人 浏览量:49645

  中新网西宁11月1日电 题:青海税惠政策加力 激活高原旅游发展潜力

  作者 李隽 杜亚萍

  虽时至深秋,在高原青海,游客们纷纷抓住秋天的“尾巴”,感受多彩秋日。

  在西宁野生动物园天音文创馆,各种形态的雪豹玩偶、帆布包等文创产品纷纷亮相,引得游客爱不释手。

  今年,西宁市打造“雪豹之都”名片,许多游客探秘“雪豹”,“解码”高原古城西宁的独特魅力,青海省税务部门也大力服务省会城市旅游服务要素建设,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建设。

资料图为西宁市税务局干部为纳税人缴费人讲解相关税费政策。 杜亚萍 摄

  “2023年至今我们享受各类税费减免10.61万元,这让我们更有信心进行设施升级、文创设计、动物引进和活动策划,以提升游客体验和吸引力。”西宁野生动物园财务负责人杨贵财说。

  据了解,主管税务机关城西区税务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问需服务,为财务人员详细讲解相关税费优惠政策、辅导申报操作流程,根据动物园客流量动态研判分析用票量,提前配足发票,切实保障了企业发展所需,帮助企业成功应对了节假日客流量激增带来的发票需求问题。

  针对文化馆、博物馆等非营利性文化机构,西宁市税务部门不断优化纳税服务,通过简化办税流程、推广电子税务局等线上服务平台,推送税收优惠政策,解答办税过程中的疑问,为文化馆、博物馆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的办税体验。

资料图为税务局干部为盐湖企业工作人员讲解税费政策。 李鸿洋 摄

  2023年至今,青海省博物馆减免税额4.26万元;青海省文化馆减免税额12.32万元。

  在高原,“西北环线”是多年的经典旅游路线,沿环湖公路可达海北原子城、金银滩旅游区,向西途经盐湖、翡翠湖等直达甘肃或新疆。

  作为“西行路”上的“老网红”,茶卡盐湖与察尔汗盐湖景区也在解锁“新玩法”。海西州格尔木市始终以“盐湖+旅游”模式推动盐湖综合开发利用,加快盐湖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。

  格尔木市税务局主动深入景区项目现场,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困难,建立“辅导上门+迅即办理+持续跟踪”服务机制,辅导企业开展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,优化退税流程,2023年至今,为盐湖旅游公司累计退税1138.42万元。

  “税收政策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,退税资金我们将投资到产业园建设中,打造更加优质的游玩项目。”格尔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邓清峰说。

  海西州税务部门深化协同共治,主动与当地政府沟通联系,实地调研走访了解情况,落实“未诉先办”工作机制,第一时间与纳税人交流并收集诉求,建立“实地调研+专项辅导+持续跟踪”的服务机制,解决企业以及游客的涉税问题,全面落实旅游行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。

  “景区无论是在建设还是运营过程中都有一定的税收减免优惠,不仅能够提振企业发展信心,更能辐射带动周边运输、餐饮、销售、住宿等行业的发展,并为周边村社的村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机会。”海西州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袁泉表示。

  为助力打通省际区域“大通道”,持续完善干线路网“大循环”,青海省税务部门主动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联系沟通,从项目的筹备、施工建设等环节全程跟进,重点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、增值税跨地区预缴、所得税汇总缴纳等问题进行全面辅导,帮助企业理解政策、享受政策,精准快享政策红利,助力交通业快速发展。

  四川路桥集团公路三分公司主要承建扎碾公路所有桥隧工程,是跨区域企业之一,项目办负责人介绍:“公司注册地在四川,但一些涉税事项需要在西宁办理,税务部门定期会和我们沟通需要办理的事项,提前告知需要准备的资料,还会开设绿色通道,确保业务办理足够通畅,不影响项目进程,服务很是走心。”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新疆兵团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预计今年10月竣工

拓展“一证一次办”。对法律关系明确、事实清楚、无争议的公证事项,当事人只要材料齐全、真实,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,跑一次就可办好公证;在服务保障民生、优化营商环境、保护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推行“一证一次办”,有效节约群众办事成本。

跨境直播电商:中国外贸生力军

而随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,将会有更多的人知道景迈山,当地也可能面临旅游带来的更多挑战。当地也积极探索,寻找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之间的更优化方案。

调研指2024年近三成中国雇主计划增加员工数量

一碗甘肃麻辣烫,盛得下多少“出乎意料”?

北京12月7日电 基多消息:厄瓜多尔国家公共安全控制指挥系统当地时间6日称,该国南部洛哈省当日发生一起交通事故,造成16人死亡、8人受伤。

我国共有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338个 外商投资企业参与超六成

(二)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,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现实要求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,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;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,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,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,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,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,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、领跑阶段。同时要看到,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,科技投入产出效益不高,关键核心技术“卡脖子”问题仍然比较突出。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,不仅是发展问题,更是生存问题。适应我国科技事业新的历史方位、发展要求,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制度藩篱,应对科技领域重大风险挑战,要求我们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走好走实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。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,完善实践载体、制度安排、政策保障、环境营造,必将全面激发创新活力动力,推动我国科技实力加快实现质的飞跃、系统提升,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牢牢掌握发展主动,引领我国从创新大国跃升为创新强国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